近日,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十四五”全國畜禽糞肥利用種養結合建設規劃》 《“十四五”重點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建設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進一步提升,糞肥還田利用取得階段性成效,以糞肥還田利用為紐帶的種養結合循環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到2035年,全國畜禽糞污基本實現資源化利用,設施裝備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種養結合農牧循環格局全面形成。
“十四五”全國畜禽糞肥利用種養結合 建設規劃
規劃提出:以畜禽糞肥還田利用為核心,促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推進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發展,是提升耕地質量和防治農業面源污染的重要舉措。
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基本情況
目前已有建設成效:
一是畜牧業綠色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實現585個畜牧大縣畜禽糞污治理全覆蓋,2020年全國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6%。
二是畜禽養殖污染排放實現大幅降低。與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相比,我國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總量和排放強度實現雙下降,有力促進了農業農村生態環境改善。
三是糞肥增施促進耕地質量有效提升。糞肥就地就近利用逐漸成為主渠道,廣泛應用于果菜茶等經濟作物,全國年施用面積超過4億畝次,為耕地提供有機質5500萬噸。
存在問題:
一是市場化運行機制仍需健全。
二是利用水平仍需提升。
三是管理體系仍需完善。
總體思路
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農業高質量發展新要求,以畜牧業綠色循環發展、耕地質量提升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為主要目標,以畜禽糞肥就地就近科學還田利用為主攻方向,堅持政府支持、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提升設施裝備水平,壯大社會化服務組織,完善種養主體有效對接機制,實現畜禽糞污由“治”向“用”的轉變,加快構建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的新型種養關系,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基本原則:
一是統籌生產環保。
二是協調種養發展。
三是分區分類施策。
四是堅持兩手發力。
重點任務
(一)推進糞肥還田利用,促進耕地質量提升
(二)提升設施裝備水平,提高糞肥利用效率
(三)強化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支撐服務水平
(四)完善市場運行機制,增強持續發展能力
重點區域
1.東北區 區域范圍:主要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全域,內蒙古東部地區
2.黃淮海區 區域范圍: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全域,安徽北部和江蘇北部地區。
3.西北區 區域范圍:主要包括山西、陜西、甘肅、寧夏、新疆、青海全域,內蒙古中西部地區。
4.西南區 區域范圍:主要包括重慶、貴州、云南、西藏全域,四川大部分地區。
5.長江中下游平原和成都平原區 區域范圍:主要包括四川成都平原地區、安徽中南部、江蘇中南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浙江北部,上海、湖北全域
6.南方丘陵區 區域范圍:主要包括湖南南部、江西南部、浙江南部,福建全域。
7.華南區 區域范圍:主要包括廣東、廣西、海南全域。
重點工程
(一)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工程
(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能力提升工程
中海環境“膜堆肥技術”助力畜禽糞污綜合治理
多種模式
1、膜堆肥技術種養結合模式。畜禽規?;B殖場采用膜堆肥發酵,有機肥可直接還田,供給種植基地和附近農戶進行消納,減少本地區化肥使用。
2、膜堆肥技術糞渣墊料回用模式。針對規模奶牛場,通過納米膜智能堆肥設備對牛糞進行高溫快速發酵和殺菌處理后就地轉化成牛床墊料,節約墊料消耗成本。
3、膜堆肥技術分散處理模式。引導中小養殖戶,采取分散收集預處理后,再集中處理的方式,因地制宜地配置納米膜智能堆肥設備,實現收集轉運、集中儲存、轉化利用。
點擊了解中海環境NCS智能分子膜發酵系統
https://mp.weixin.qq.com/s/3JD8XyrM8uUNENIMYeSDJA
中海環境
青島中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專業為客戶提供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市政污泥等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青島中海環境具有環保工程專業總承包資質,擁有30余項技術專利、6項軟件著作權;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在新四板掛牌上市,股權代碼800914;青島市特批“專精特新”企業。集團公司與中科院蘭化所共建“固廢及水環境青島技術研發中心”。主要業務范圍包括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中好氧堆肥、厭氧產沼、達標排放三個方向的項目投資、咨詢、設計、總承包、設備銷售、運營服務等業務。
項目合作請聯系:400-805-3612